【OMAKASE到底是什麼?】為什麼討論度那麼高?真的有那麼好吃嗎?一句話幫助你破解迷思,一起走入日本的深層飲食文化!

前言

近年來,各大網絡平台(像是You Tube或Netflix等等)開始出現越來越多有關美食的料理紀錄片,講述許多不同廚師與料理師傅的故事以及其對料理的講究。

其中,有關日式料理的紀錄片也不在少數,而絕大部份內容當中,OMAKASE正是常被提起的單詞之一。

這篇文章,就來為大家深入剖析OMAKASE。

OMAKASE到底是什麼?(一句話讓你明白)

Omakase源自於日文單詞【お任せ】,是日式料理中的用餐形式之一。

直譯為「拜託了」,「交給你」,也被稱為廚師發辦或無菜單料理。

如同字面意思,omakase指的是客人的餐點全權交給廚師決定。

所以,食客一般是無法自由選擇菜單的,所有的料理都是上桌時才會得到介紹,這是給予廚師極大信任的一種用餐形式。

OMAKASE的出餐次序

一般上,omakase的出餐次序會從口味較清淡的開始,接著慢慢越來越濃厚,最後再以熱湯及甜品收尾。

大致的流程是:前菜>生魚片>熟食>壽司>熱湯>甜點。

這流程也會根據不同的廚師而有些許的差異,畢竟每位師傅的經驗以及對食材的了解都有所不同。

所以,omakase吃的不僅僅是多樣單一的料理,每一單料理都是廚師經過細心編排與設計再決定出餐次序的。

隨著不同食材的味道,口感以及溫度變化,食客可以從口腔中得到不同的驚喜,吃出食材不同的味道與層次。

廚師怎麼挑選食材?

師傅會根據四季的變化以及不同的產區挑選出當造食材,同時也會配合菜單主題做出變化。

有的師傅與魚市場供應商關係親密,甚至可以得到更加稀有特別的食材。

所以挑選食材會受到各方面因素影響,其中最考驗的就是師傅的經驗與對食材的了解程度。

查看其他文章➡️【真鯛】-日本人眼中的魚中之王,被喻為吉祥魚的存在,真的那麼好吃嗎?天然真鯛與養殖真鯛有什麼差別?

10個omakase用餐的注意事項

總所周知,日本人在用餐方面有一定的執著與講究,這裡就為大家統整10個omakase用餐需注意的事項。

#1 準時到達

一般來說,omakase都是需要提前預訂時間的,食客選擇了時間後請一定要準時到達,避免打亂師傅與其他客人的預約。

這除了是基本禮儀,也是對師傅的尊重。

#2 不吃/敏感的食物

師傅在開始前,會詢問客人有什麼不吃或敏感的食物,請提前告知,好讓師傅安排餐點。

可以的話,在預訂時間時就告知會更好。

有時候,師傅會讓客人先吃了才介紹餐點,這是因為師傅一般希望客人嘗試每一種季節性的食材,但又害怕客人無法接受。

壽司醋飯

#3 醋飯是有溫度的

壽司的醋飯是有溫度的,最佳品嚐溫度與人的體溫差不多,所以食客應該在師傅捏好後盡快享用。

在日本,有的餐廳為了讓食客在第一時間品嚐,甚至不允許拍照。

壽司

#4 吃壽司用手還是筷子?

omakase用餐是沒有指定要用手拿壽司的,使用筷子也沒問題,需要注意的是拿/夾壽司的力道要適中,避免醋飯散開。

另外,玩/撥弄壽司是極度不尊重的行為,在日本被視為對師傅的侮辱。

食客夾/拿起壽司後也別分為幾口吃,而是一口一貫壽司,覺得負擔的話可以請師傅減少飯量。

生魚片&山葵&醬油

#5 wasabi應該混在醬油?

吃生魚片時會提供醬油和wasabi,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把它們攪拌在一起吧。

在omakase,師傅都會使用現磨的新鮮山葵,味道溫順細緻且不嗆鼻。

食客只需要直接放點在生魚片上再沾點醬油吃即可。

這是為了避免山葵的味道被醬油蓋過,並感受到山葵的香氣。

#備註:wasabi中文為山葵,並非芥末,千萬別混淆了。

壽司姜

#6 姜是清洗口腔的

每一貫壽司都有獨特的味道和口感,加上師傅不同的料理手法。

所以開始壽司前師傅會提供醃製過的姜,好讓客人在進入下一貫壽司前可以清洗口腔,以免影響壽司的味道。

Omakase

#7 食客只需負責吃

師傅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做好所有調味,所以食客只需給予師傅百分百的信任,負責吃即可。

Omakase vs 平價壽司店

為了讓大家有更直觀的對比,這裡為大家總結omakase與評價壽司店的差別,這幾倍的價錢到底差在哪兒?

#1 環境

首先最直觀的就是環境,高級餐廳與平價餐廳的環境差別是肉眼可見的。

從裝修設計、舒適程度到餐具的講究,omakase都遠勝平價壽司店。

#2 食材

在國外(像是香港、台灣、大馬)的omakase餐廳,師傅不能每日親自到日本魚市場挑選食材,只能選擇值得信賴的供應商幫忙並空運過去。

因此,omakase的師傅會根據客人的數量提前決定要訂多少食材,以確保食材剛剛好,不會供不應求,也不會有浪費或食材不新鮮的狀況出現。

師傅對食材的選擇和頻繁的空運次數,奠定了食材的品質與新鮮程度;反觀,平價壽司店基本上都會選擇廉價些的食材,一次大量進貨並冷凍儲存,大大降低了成本,但也犧牲了食材的品質。

#3 交流

在omakase,如果是選擇在板前用餐,食客可以與師傅近距離接觸並擁有交流的機會。

師傅會現場在客人面前準備餐點,像是切生魚片、捏壽司、 擺盤等等。這些都是師傅畢生在學習專研的技術。

通過日復一日地重複練習,造就了專業成熟的技術,也就是所謂的’匠人精神‘。

每上一道料理,師傅都會耐心地為客人介紹食材、產地、處理手法等等。其中的講餐、分享和閒聊都是非常特別的體驗,這也是在普通餐廳得不到的。

#4 價格

在大馬,一般omakase的均價大約在RM400~800一人,但這只是一個大概的數字,有的餐廳均價甚至上千令吉,所以大家對哪家餐廳有興趣的話,還是要自己做好功課。

接下來大致說說為什麼omakase的價格會那麼高,到底值不值得到訪呢?

首先最主要的是食材,omakase餐廳的師傅對食材是有極高要求的,因此也不惜下重本。

不單是食材本身的品質,大多數稀有食材也只能在omakase見到(這除了價格高之外,還要視師傅與供應商的關係),再加上頻繁的空運次數與稅收也大大提高成本。

此外,師傅的技術含量、環境氛圍、服務質量背後也都是需要金錢成本支持的,這些都是omakase價格高的原因。

總結

最後,omakase的價格到底合不合理?值不值得大家到訪一試?

以經營成本和食物的品質來看,我個人認為價格是合情合理的,至於值不值得大家試試就非常見仁見智了。

發佈留言